带你认识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蔬菜

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周末到市场买菜,遇到一种从没见过的菜,叶柄有点像秸儿白菜,但短而粗壮,叶片又有点像散叶生菜,边缘有不规则羽状分裂,裂片间又有小裂片,弄得乱蓬蓬的一团。卖菜的告诉我这叫“tái菜”,问她字怎么写,她说“艹”字头加一个烟台的“台”字。买了些回去,加蒜末清炒了,有一些青菜味儿,此外并无特别之处。

根据我的植物学常识,写作“苔菜”肯定是错的。“苔”指青苔、苔藓类植物。上网一查,果然,“苔菜”指绿藻类石莼科石莼属和浒苔属部分海藻,福建沿海有人工养殖,可加工成浒苔干。

福建薄饼

正宗的福建薄饼包卷菜料时要先在摊开的薄饼皮上撒上酥脆的浒苔干,既可增加薄饼的风味,还能吸去菜料多余的水分,防止饼皮破裂。蔡澜先生在《林亚和薄饼皮》一文中写作“虎苔”,当是同音致误。日本人称之为青海苔,切碎后可加到糕点、饼干里面,日式炒面、炒乌冬面,章鱼小丸子等也可加入青海苔,起提香的作用。另外青海苔是绿色的,可给食品增添色彩,让人看了有食欲,和我们做菜要放点青头是一个道理。(年,*县沿海浒苔大爆发,下海游泳的人,上岸后头上身上披挂着丝丝缕缕的浒苔,看上去像“绿巨人”。

青岛浒苔

青岛更惨,连续十二年浒苔爆发,海滨浴场变草原,出动大量人力物力,打捞上来的浒苔数以百万吨计,但年年清年年发。实际上这是治标不治本,未从源头解决问题。南方海域有人工养殖浒苔的,另外养殖紫菜的养殖筏上也有附生浒苔或漂浮浒苔,成熟浒苔的孢子体随洋流北上,遇到合适的温度和富营养化的海水就会爆发式繁殖生长。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首当其冲,故浒苔灾害严重得多,*县这边是北海,情况要好一些。疯长的浒苔不仅有碍观瞻,且能遮蔽阳光,消耗海水中的氧气,堵塞鱼类等的呼吸器官,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自然生长的浒苔含杂质太多,是不适合人食用的,不过脱水后可制成饲料和肥料,还能提取浒苔多糖,有抗氧化、降血脂的作用,这也算变害为利吧。)

贡菜

也有人把产于安徽涡阳、江苏邳州的贡菜叫作“苔菜”,这显然也是错的,贡菜是用莴笋属植物剥皮劈条晒制而成,与“苔”没什么关系。

我买的这种蔬菜应该写作“薹菜”,“薹”指蒜、韭、油菜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在中央部分长出的细长的茎,也就是花梃,顶上开花结实,嫩的时候可以当蔬菜吃。

薹菜

薹菜是*河和淮河流域的地方特产蔬菜,为芸薹属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比较耐寒,以山东和江苏等地种植较多,可食用的部分有嫩叶、叶柄、未开花的嫩菜薹和肉质根,所以叫作“薹菜”没毛病。薹菜分为圆叶和花叶两种,我在菜市场上买的那种属于花叶薹菜。

也有将“薹菜”释为“菜薹”的,这显然是不对的,两者虽然用字相同,只是颠倒了一下顺序,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蔬菜。这先要从芸薹属说起,十字花科芸薹属是植物界中培育作蔬菜种类最多的属:

菊花菜

大白菜、小白菜、油菜(榨油用)、小油菜(叶用)、菊花菜(塌棵菜)、秸儿白菜;

擗蓝(苤蓝)、卷心菜(甘蓝)、紫甘蓝、羽衣甘蓝、抱子甘蓝、蔓菁、布留克、花菜、西兰花;

抱子芥

芥菜、雪里蕻、芥菜疙瘩、抱子芥(四川人称为“儿菜”)、榨菜(四川人称为“青菜头”)。分属芸薹属白菜种、甘蓝种和芥菜种。亲缘关系既近,种类又多,因而名称也最为混乱。

小油菜

以*县人口中的“小油菜”为例,南方人称之为“小青菜”“小白菜”“青梗白菜”,有趣的是,上海人说这叫“苏州青”,到了苏州,人说这叫“上海青”,都很谦虚。上海人还把间着吃的小油菜幼苗叫作“鸡毛菜”。因其叶柄基部膨大成匙状,四川人形象地称之为“瓢儿白”“瓢菜”,湖南人则干脆直接叫成“调羹菜”“汤匙菜”。又因其株型束腰,形如净瓶,有的地方又称其为“瓶菜”。

油菜

油菜的名称亦是如此,它的学名叫作“芸薹”,就是铺天盖地开着小*花供文艺女青年或中年拍照的那种,它的种子榨出的油叫“菜籽油”,南方人都吃这个。

菜薹

油菜的薹是可以吃的,有专门用来吃薹的栽培品种,商品名叫“菜薹”。以前*县很难见到菜薹,这两年饭店和菜市场慢慢也都有了。菜薹适合清炒,吃起来味道清淡,口感丰腴,每次到饭店吃饭,遇到新鲜菜薹我是必点的。长江流域的紫菜薹是菜薹的一个变种,武汉洪山的紫菜薹最为有名,与武昌鱼一起被称为武汉的“绝代双骄”。

广东人称菜薹为“菜心”,芥蓝是另外一种广东人喜食的以花薹为主要食用部位的蔬菜,潮汕有句俗语,叫“好鱼马鲛鲳,好菜芥蓝薳(读wěi,指花薹部分),好戏苏六娘”,可见广东人对芥蓝的喜爱。

芥蓝

雍正《揭阳县志》:“芥蓝,叶如蓝而厚,青碧色,菜之美者。一名芥兰,以其味与芥类,花与兰类也。”很多人将菜心与芥蓝混为一谈,其实菜心为芸薹属白菜种,芥蓝为芸薹属甘蓝种,和卷心菜亲缘关系更近一些。芥蓝颜色较深,绿中偏蓝色,叶较大较厚,花薹较粗壮;菜心则颜色偏*绿,体型也较为纤细。菜心吃起来脆爽可口,清甜又美味;芥蓝嚼起来更为脆爽,苏轼《雨后行菜圃》:“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芥蓝不仅嚼起来嘎嘣脆,而且还带有菌菇类的清香,且略带苦味。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芥蓝的花是白色的(也有开*花的品种叫*花芥蓝,当地老饕选芥蓝的口诀是:“*花胜白花,窄叶胜阔叶,花薹胜整株。”),而菜心等其他芸薹属植物的四瓣小花是*色的。

古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蔬菜也是如此,如果连它们的名字也搞不清楚,怎么可能明白它们的习性和特性,又怎能烧出可口的菜肴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shijiaoye.com/afhpz/3209.html



冀ICP备2020029325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