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份调查显示,八成受访者在购买新鲜食物时会注意食物的外观颜值,43%的人特别在意它们是不是有疤或者形状不够规则。
每个人买菜时都会挑选那些品相好的蔬菜,这是人之常情。
但这就产生一个问题,这些因难看没人买的蔬菜,很多 只能被丢弃,造成极大的浪费。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每年人类消费的食品有13亿吨都丢失或浪费。
有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为了避免浪费,世界各地都掀起了提倡消费这些丑蔬菜的丑食革命。
这些丑蔬菜经过人们脑洞大开的创意,可以产生各种价值,甚至变成融资千万美元的好生意。
一些国家的超市开始专门销售这种丑蔬菜。
比如加拿大的连锁超市Loblaws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商店里开始售卖“NaturallyImperfect系列,售卖低颜值的苹果和土豆。
法国第三大连锁超市Intermarché降价30%售卖“丑陋”的蔬菜瓜果,还为此推出了一个全球广告。
广告也很有创意,声称ThereisNothingWronginBeingUgly(长得丑没有错);
以及AGloriousflightagainstfoodwaste(杜绝浪费食物的光荣战争)。
这种降价售卖蔬菜瓜果的方式还挺有效,刚开始的头两天,Intermarché单个超市销售蔬菜销售量达1.2吨,客流量增加了24%。
美国一家餐厅BlueHill在纽约开过一家WastED快闪餐厅。
主要食材就是多磅“丑蔬菜”,磅羽衣甘蓝的茎,磅海鱼软骨,磅蔬菜的菜心等。
BlueHill还把这个快闪餐厅开到了英国伦敦。
在一次纽约联合国会议上,这家店的老板还把丑蔬菜做成沙拉,给世界各地的 享用。
美国创业者们把丑蔬菜和DTC(DirectotoConsumer)商业模式结合。
将这门以往冷门的领域商业化、规模化,诞生了好几家有前景的创业公司。
比如刚募到万美元A轮资金的MisfitMarkets,以及总募资金额已高达万美元的ImperfectProduce。
MisfitMarkets以市价50%的价格,为用户提供每周送菜上门的订购服务。
以2人小家庭为例,一箱4、5公斤重的蔬果,每周订阅费为19美元。
更重要的是,他们强调食品全为有机、非基因改造作物。
相较于市面上相等价值的农产品35到40美元的价格,MisfitsMarkets用半价的方式,让这些卖相不佳但品质一样优良的产品有了新的出头机会。
比起欧美人的做法,日本人在应对丑蔬菜方面更有创意。
比如日本有一个创意团队MyFarm做出了一种叫“Vegeloop”的蔬菜循环包,能够将废弃蔬菜变废为宝。
它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先用垃圾处理机将废弃蔬菜压成肥料。
然后准备一些可降解的纸张,在上面绘制相应蔬菜的图案,在肥料里放上相应蔬菜的种子。
再用之前绘制好的相对应的纸包好, 就还原成相应蔬菜的真实模样,成为一个栩栩如生的蔬菜包。
你想种什么菜,就把相应的蔬菜循环包放到土里,浇上水,外包装纸降解,种子,土壤和肥料就融合在一起,很快种子就生根发芽长出蔬菜小苗了。
日本长崎有一家名叫アイル的企业,发明了一种更有趣的丑蔬菜的新吃法。
就是把它们变成像海苔一样的薄片「VEGHEET」。
这家公司会把蔬菜洗净切好,打成膏状,再经过干燥加工把它们变成一片片薄片儿。
在这过程之中,蔬菜的颜色和味道都是保留原汁原味的。
虽然加热环节会让维生素减少,但其他营养和食物纤维都完整的保留了。
因为制作的薄度和韧性刚好,除了切丝切片之外,还可以拿它来当海苔一样去卷寿司,是颠覆传统,十分有新意又健康的美食。
而且这种薄片蔬菜保质期长达整整1年,只需常温保存即可。
但最让人脑洞大开的奇葩做法,是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Sainsbury’s。
他们把没人买的快要坏掉的蔬菜和食物运往附近的无氧蒸煮池。
在那里这些剩饭剩菜将被转化为电能,也就是利用腐败食物的滋生物实现沼气发电。
再通过超市自己建造的一条1.5公里长的输电线,为超市供电。
这家超市的两家门店,将完全实现自给自足的供电,成为全英国 家脱离了全国统一供电系统的商店。
当然这种做法,也招来许多人的批评。
因为有这么多能用来发电的废弃食物,这家超市的库存管理和销售策略是不是有些问题。
看过这些脑洞大开的创意,你是否也大开眼界?
你有什么对这些丑蔬菜再利用的好创意吗?
也许同样蕴藏着不错的创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