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我是如何从一枚油辣咸*,变身健

昨天晕了吧唧在外面聊了一天事儿。忘记吃饭了。半夜在街上找吃的。晕晕乎乎就走到了“饭醉现场”。随手点了鲷鱼炊饭和招牌沙拉。

盛米饭的小锅被揭开的一刹那,

我觉得自己被治愈了。

小时候,奶奶说,

闻得见饭香,病就差不多要好了。

就是这碗余味悠长的米饭。

带我结束了漫长的食不知味的日子。

也正是这个时候,我开始发现:

哪怕在 迷的时候,

我都已经不再需要一碗,

从视觉到味觉皆重口的食物。

单是清甜本味,就足以唤醒我的味蕾。

从去年10月到现在,我已经能非常明显地感觉到,身体出现的几种变化:

1、对 式生活方式——熬夜、抽烟的报复式反击。

2、对长期油辣咸食物的生理性反抗。

3、久坐、高度专注,带来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严重的全身水肿,以及肩颈、脊椎酸痛。

针对这些变化,我开始一点一点循序调整生活状态。

作为一个刚刚迈进30岁关卡的女性而言,毫不避讳地说,这种改变,伴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于年龄的焦虑,对于状态的敏感,和对曾经胶原满满,无论前一天作成什么样,睡一觉就能元神归位的青春的追忆。

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下,我在饮食上的变化。以及之前说过,欠大家蛮久的线上健康食品购买tips。

和我们家大猫一样,我是典型四川胃。到一个城市居住, 搞清楚的,一定是该城市隐藏的牛逼川菜版图。

我们 的不同是,大猫对于变化的忍耐性极弱。而我,则对其他菜系的诱惑非常open,乐于尝试。

最近半年来,由于对饮食习惯的调适,我逐渐开始更大量地选择日料、粤菜(尤其是尝试潮州菜和顺德菜),以及开始跟随者instagram上面的健身达人,尝试由各类superfood为主原料的健康饮食。

比如这样:

比如这样:

或者这样:

而川菜,掰着手指头数,只吃过三次火锅,一次麻辣香锅吧……真是巨型的进步。

现在我的饮食习惯大致是这样的:

早餐:

柠檬水+排*果蔬汁cc(recipe之前发过,戳蓝字排*果昔可阅读:)+水煮蛋

+1-2片质感比较粗的欧包(偶尔打一点牛油果酱来配)

或者把排*蔬果汁,换成三黑豆浆(黑米+黑豆+黑芝麻)、各种杂粮豆浆

或者时间赶得不行的时候,就到办公室,豆奶泡granola(水果坚果燕麦片。关于购买品牌和平台推荐也写过文,戳这里granola购买推荐直接看)。

各种有机杂粮谷物我们家常年必备,没买早餐的时候,头一天晚上就泡各种豆子、米在一起,第二天一早起来做杂粮豆浆,是最省时省力,食物质感浓稠营养丰富的选择。

随便抓一把我们家存货拍个照:

午餐/晚餐:

基本没办法带便当。

那就只能慎选饮食场所或者外卖。

条件允许时,水果、鱼类的沙拉配一点主食 。

没办法就只能尽可能选潮菜馆或者粤菜馆,

(吃粥、点心配时令蔬菜也是性价比不错的选择呀)

戒了夜宵。

晚饭吃再少,夜宵都只有水果的份儿。

仍旧吃零食。

下午茶或者任何happybreak,

都可以来一些有嚼头,滋味不赖,又不给身体带来过分负担的食物,

主要就是各种咬得嘎嘣脆的谷物棒之类啦。

周末下厨,

俩人自己吃,或者招待朋友。

加上每天早上榨果蔬汁、周末下厨、平时水果和零食,其实我们每周的蔬果消耗量都挺大的。

最关键是,由于改变饮食习惯后,我的身体明显比之前变得轻盈,负担小。以及射手对于多品牌的尝试精神,我特别愿意多在各类电商购买食材,总结经验。

今儿就来跟大家分享下,我最常购买的食物电商平台

及推荐购买单品:

1甫田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shijiaoye.com/afhgx/878.html



冀ICP备2020029325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