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蓝是一种非常特色的蔬菜,如何种植羽衣甘蓝

羽衣甘蓝是甘蓝变种。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起源于希腊和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其他国家,在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国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近年来,它已经从美国、荷兰、德国和其他国家进口,并作为一道特色菜种植在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的郊区。羽衣甘蓝适应性广,耐寒、耐热、耐肥、耐水,易于栽培。它可以一次种植多次,收获期长达6个月。它可以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种植。其叶形奇特、叶缘呈羽状深裂,美观漂亮,其中彩色品种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作为盆栽蔬菜种植出售,也可种在园区的路边及花坛中美化环境。

植物学特征

羽衣甘蓝的主根不发达,具有较多的纤维根,主根群分布在30cm左右的土层中。茎直立,肉质,粗壮,株高40~80厘米;叶子是绿色的,长方形的,有羽状分裂的边缘,更厚的叶子,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程度的叶子收缩。叶柄更长,约占全叶的1/3。总状花序,*花,异花授粉。果实呈棱角状,种子呈圆形,*褐色至深褐色,粒重为3-4g。

种植条件

温度,羽衣甘蓝喜欢温和的天气条件,具有很强的耐寒性。种子在3~5℃下萌发缓慢,在20~25℃下萌发最快,30℃以上不利于萌发。最适合茎叶生长的温度为18~20℃,夜间为8~10℃,但它能耐受-4℃的低温,并能耐受生长期间的短暂霜冻。温度升高后,它仍能正常生长。它也耐高温,可以在30~35℃生长,但是叶子纤维多,质地硬,质量低。

光照,羽衣甘蓝是一种长日照作物。在羽衣甘蓝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羽衣甘蓝含有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它在较低的温度下完成春化阶段,在长日条件下开花结果。在营养生长期间(春化阶段完成之前),较长的日照和较强的日照有利于生长。然而,在产品形成过程中,需要较弱的光照,强烈的光照会促进叶子老化和味道恶化。

土壤和养分,羽衣甘蓝对土壤有广泛的适应性,但是在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中种植更有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适合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不适合在低洼涝渍地区种植。如果你喜欢化肥,你需要更多。由于收获周期长,必须满足氮肥的要求,并施用磷、钾和微量元素。

主要栽培技术

选用良种,目前主要有鸥系列大阪系列名古屋系列雀系列等,品种好,在山东地区都比较适宜种植,生长势强、整齐一致,叶片浅绿色,叶面褶皱多,质地柔软鲜嫩,口感好,含钙量高,外观漂亮,观赏性好,抗病性强,抗逆性好,产量高。华北地区可在不加温温室和改良阳畦等设施中种植。

栽培季节

在北部地区,它在春天和秋天被种植在开阔的田地里,在春天、秋天和冬天可以被种植在保护区。每平方米使用的种子量为20-25g。春季保护地于次年12月至2月种植,用于播种和育苗,1月至3月种植,3月至6月收获。春露地种植于2月中下旬,用于播种和育苗,种植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收获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秋露地种植于7月至8月,用于播种和育苗,固定种植于8月至9月,收获于9月至11月。秋季保护地种植于8月至9月,用于播种和育苗,种植于9月至10月,收获于次年10月至5月。各地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轮作安排灵活确定种植期限。

育苗

大多数采用育苗和移栽,大规模种植也可以采用机械或人工直播。每平方米种植10~15平方米的苗床,每平方米施用3公斤优质腐熟有机肥,并与苗床土壤混合。钻孔和播种有两种方式,在6厘米的距离上钻孔和在2-3厘米的距离上播种1粒种子。灌水后播种,播种要均匀,播种后筛出的细土要覆盖1cm厚。冬季播种后应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土壤湿润并提高地温。苗圃床的地温 在20℃左右,白天室温为20~25℃,晚上约为10℃。一次种植2~3片真叶,间距6cm×10cm。壮苗标准:苗龄30-35d,真叶5-6片,下胚轴节间短,叶深绿色,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大田种植后,慢苗生长迅速,对不良环境和疾病有很强的抵抗力。

施肥与定植

因需肥量大加之采收期长,因此需施足基肥并多次追肥。基肥每平方米施用腐熟细碎有机肥kg以上,撒均、深耕、整平,做成6~8m长、1.2m宽的平畦或高畦(适宜粘重的土壤),每畦定植2行,行距60cm,株距40cm,每平方米栽株左右。

田间管理

缓苗后,中耕疏松土壤1~2次,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并联合除草。早期减少水分,使土壤湿润干燥。生长10片叶子后,浇水次数会增加,土壤也会保持湿润,但是每次浇水量不应该太大。 经常用少量的水灌溉,这有利于生长。条件允许时,应安装滴灌设施。冬季保护地栽培要做好保温防寒工作,羽衣甘蓝耐寒性强,但为保证旺盛生长,保护地在定植前15d左右或根据外界环境条件,当外界环境气温低于5℃时,要覆膜。揭苫后要进行通风换气,排除室内湿度,保持昼15~20℃,夜5~10℃。

以上就是种植羽衣甘蓝的方法,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shijiaoye.com/afhgx/2916.html



冀ICP备2020029325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