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生活,农民却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大家好,我是单身狗,这一期为你带来最新的前沿科技资讯。
年12月30日,也就是昨天,我在国外科技探索频道TechXplore刷到了一篇报道,国外由AI引起的农业革命—垂直农场引起了网友的广泛热议。
在这篇报道中我获取了几个关键信息:
1.人口接近80亿,随着文明的增长和繁荣,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或许会大于可供应的量。
2.旧金山一家农业创业公司,获得了谷歌前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和软银共计4亿美元的投资。
3.这一家农业创业公司做了垂直农场,占地仅仅2英亩(约平方米),却生产出英亩(约2.9平方公里)的果蔬农产品,浇灌和温度全部由AI控制机器人完成,水还可以回收利用。
也就是说以正常的面积来算,这2英亩的垂直农场产量直升倍。
其关键点在于,它减少了土地使用量的99%,还减少了95%的水资源耗费。
国外一名网名为carbon_unit网友评论道:
这样非常好,有了可以不受天气、气候、土壤条件的农业设施,就可以放置在靠近农产品需求的地方(进行生产),这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和时间(会影响新鲜度)。
Blah…balah…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我们的人口问题。
另一名网友Zeevk则想的更远,说:
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战争科技,在下一代战争中,技术发达的国家会把一部分人放置到地下,所有的食物都必须在室内生产,免受核战争等放射性辐射的影响。
另外或许还会用到月球殖民,用于养活月球上的人们。
Blah…balah…
这场战争将会在未来年内接近,10-20年后,就是下一个纪元的开始。
不得不说,他们的脑洞有点大。
不过说实话,垂直农场正在成为一个新的趋势,或许农民还真会有被代替的可能性?
今年的12月7日,另一篇报道揭示了丹麦一家巨型垂直农场Taastrup的开业。
这家丹麦巨型农场是由丹麦初创企业NordicHarvest在哥本哈根工业区占地平方米的大型仓库中建立的,从地板到天花板一共搞了十四层这样的架子。
在这些农产品中有莴苣,草药和羽衣甘蓝,统一由机器人对这些作物进行管理。
NordicHarvest的创始人兼CEO安德斯·里曼介绍到,预计在年第一季度将收获约吨的农产品,到年底该农场满负荷运作的时侯,每年可以收获将近1,吨的农产品。
这也使得Taastrup仓库成为欧洲最大的垂直农场之一。
而这一举措也被当地农民冷眼看待,直喷垂直农场没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养活地球这么多人,并且耗电量极大地增加。
但可惜,丹麦的农民理论站不住脚跟,在丹麦40%的电能消耗都是来自于风能。
随着垂直农场近年来风靡亚洲和美洲,农民的生存或许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届时当全球都以垂直农场为主流农作物生产力时,农民这个职业的担任者,或许就会变成AI。
农民怎么办?
我是单身狗,旨在为你带来更多一手科技资讯,有趣科学科普,欢迎你一键三连,我将持续为你带来更多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