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这种疾病家长往往忽视,定期监测孩子

病例

戴女士的儿子乐乐(化名)今年已经七岁了,大概从他五岁多的时候,戴女士就发现,他比同龄的孩子无论是身材还是个头,都要矮小很多,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让她和家人都很吃惊,孩子身体的种种症状都是因为患了矮小症。

什么是矮小症?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标准线称SD),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以下情况提示患儿生长缓慢:①儿童的生长速度3岁前小于7厘米/年;②3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③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

(身高标准表,家长可对应自查)

矮小症的病因有长期营养不良、性早熟、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疾病等,其中性早熟和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费用昂贵,而由于身体发育需要时间,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疗程。

乐乐被确诊为矮小症后,医院门诊打“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一个月三千六百元的治疗费用,相当于戴女士和爱人月收入的大半了,但为了孩子,他们一直在坚持。还好经过七个月的药物注射,孩子的身高终于赶上了同龄孩子的平均身高了,但由于经济压力,戴女士便停止了对乐乐的治疗。今年三月份,戴女士发现,乐乐的生长速度与同龄人相比又变得十分缓慢,于是继续带乐乐治疗,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需要的费用也越来越高。

小编

那么,矮小症是否在社保可以帮助的范围内呢?

海口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居民医疗保险科副科长梁小红

虽然“重组人生长激素”已经被纳入《海南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但由于目前“生长激素缺乏症”并没有纳入到海南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支付范围,所以只有住院治疗才能报销相关的费用。

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医院儿科主任*晓燕告诉我们,明确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儿中,治疗率目前不足20%,不仅因为高昂的医疗费用提高了治疗的门槛,还有家长对于矮小症的认识不足。*晓燕建议家长,要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而监测身高也要注意方法, 是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尺子、固定的测量人员。

新闻多一点

那矮小症是什么原因所引起的呢?

矮小症又有哪些症状呢?

矮小症的原因1营养

充足和调配合理的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2睡眠

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白天清醒状态下分泌量的3倍,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

3运动

对于所有人来说,运动都是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而儿童经常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使骨骼变长,从而达到长高的效果。因此当儿童不运动的时候,是可能会出现矮小症的状况的。

4遗传因素

多有家族性,父母身材一般较矮,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5身体疾病因素

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的垂体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粘多糖病等遗传代谢性疾病,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等遗传性染色体疾病,慢性营养不良、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肾脏疾病、严重贫血、反复呼吸道感染、低出生体重等,均可影响孩子身高的增长,导致个子偏矮。

6精神因素

家庭破裂或不和睦、被遗弃、遭受虐待等均可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而导致个子偏矮。

矮小症的症状1生长缓慢性矮小

外观均匀性矮小,但生长缓慢,最常见于生长激素缺乏症,其他有环境和精神因素引起的矮小、染色体病变引起的特纳综合症、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肾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哮喘等)引起的矮小症。

2体型不匀称性矮小

外观不匀称性矮小,即患儿的躯干与四肢长短不成比例,常见于软骨发育不良、成骨不全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3体型正常、生长速度正常的矮小

外观为匀称性矮小,且每年的生长速度正常,常见于家族性矮小症。

儿童矮小症的表现

孩子始终比同班小朋友矮半个头。

长得慢,一条裤子可以穿两三年。

根据二至十岁儿童平均身高计算公式:(母亲的身高+父亲的身高)/2=平均值,在平均值的基础上,男孩+6.5(上下浮动4CM),女孩-6.5(上下浮动4CM)。

儿童矮小症有哪些危害1内向及情绪不稳定

因为身材矮小,90%以上的患儿有较为强烈的自卑心理,缺乏自尊,其情绪易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个子矮是很多孩子的心结,家长和朋友一提到身高的问题,立刻会触动孩子的敏感神经,让孩子身心受到重创。

2交往不良及社会退缩

学龄期患儿,由于矮小,怕遭同学讥笑而耻于与人交往,产生压抑退缩而变得孤立、离群,同学之间关系较差,并时有违纪行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学习。在集体生活和社交能力方面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存在自我封闭现象。

3抑郁

矮小儿童由于自卑的心理不愿与人交流,导致内心承受的压力无法宣泄、意愿无法表达, 产生自闭,进而发展为抑郁。抑郁障碍可能导致孩子在青春期或成年焦虑发作或躁狂发作。

4智力发育落后

矮小症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危害,如果该矮小患者是因为体内甲状腺功能地下所致,那么,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大脑发育有重要作用,故3岁前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导致不可逆的智力发育落后。

儿童矮小症的预防

1、对儿童应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及时记录生长发育中的身高,并对其进行分析。

2、要加强和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使其生长发育处在一个良好的营养基础上。

3、积极防治慢性病。多种慢性疾病的有效治疗可避免和减轻矮小症的发生。

4、使儿童有一个很好的心理、社会、情感氛围。

5、纠正内分泌激素异常。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低下是产生矮小的常见原因。

6、软骨发育异常主要是维生素D缺乏或作用不全,从而造成体内钙磷代谢失调,进而影响骨骼发育。补充鱼肝油、钙剂、常晒太阳及补充维生素D或用活性型D3有效。

《热带播报》、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责编:罗开锋

广告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小编很辛苦,亲,别忘了点个打赏一下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shijiaoye.com/afhzz/1990.html



冀ICP备2020029325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