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潍坊市奎文区综合执法局坚持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以“三个聚力”办好群众宜居环境的事、急切迫切的事、需要需求的事,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聚力城市环境治理,办好群众宜居环境的事。以打造“街面净化、生态优美、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为目标,扎实开展城市“颜值、品质”提升年行动。一是狠抓道路扬尘治理。在落实主次干道保洁“五扫五洒一洗”基础上,开展“净土润空”行动,人机结合喷洒水50余万立方;对沿街绿化带中栽植凸高土层进行切边清挖,解决了载土雨浇外溢导致的道路扬尘等问题;区环综办成员单位建立联动机制,与87处在建工程项目签订渣土运输责任书,处置环保督查问题余件,依法依规查办生态环境违法案件件、罚没元。全区空气质量指数PM2.5同比改善10.8%,PM10同比改善13%。二是狠抓城市绿化建设。投资余万元,分别完成东风街、胜利街(虞河路至新华路)示范段绿化提升工程;完成辖区4处“口袋公园”和8处渠化岛的颜值提升,共栽植矮牵牛、欧石竹、彩叶草、羽衣甘蓝等30万余株,改扩建绿化面积平方米;完成辖区主次干道行道树、绿地缺苗补植,共补植各类苗木余万株,修剪模纹万余平方米,清理绿化带垃圾杂草余吨。三是狠抓市容秩序整治。与余家“门前五包”沿街商户签订责任书,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划片、包段责任监管,取缔店外占道经营、流动摊点7余处次,规范整治残旧破损各类牌匾、条幅余处,清除空中断头线、无用线30余处,清理各类小广告7万余条。聚力民生工程建设,办好群众急切迫切的事。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着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打造民生实事工程。一是高品质公厕建设,让群众“方便”更加方便。投资万元在新华路、东风街、虞河岸、机场旁等群众需求最强烈路段区域新建10处高品质公厕。辖区公厕总量达到座,加上座“共享公厕”,辖区厕所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4座,群众“方便”更加方便、舒心。二是“大白棚”建设,为群众遮阳挡雨。在健康东街与新华路口和潍州路口,潍坊市育英学校等5处学校周边新增15处遮阳棚。辖区遮阳棚达到65处,市民经过路口、接送孩子时都有了可以遮阳挡雨的地方,幸福感满满。三是供暖工程改造,让群众温暖过冬。组织企业投资万元,对华府一品等9个住宅小区进行楼栋水力平衡改造,涉及供热面积60余万平方米、居民5余户;对大陆盛景嘉园等14个换热站进行升级改造工程,提高了无人值守换热站管理水平;增加安装个户内室温采集装置,供暖智慧调控更精准,群众诉求同期环比下降9.75%。聚力民生“小事”,办好群众需要需求的事。努力以民生实事“小切口”解决好人民群众烦心事。一是“无人管”道路路灯照亮群众出行路。辖区未列入市*管养道路范围的“无人管”背街小巷路灯不亮问题成为居民群众烦心事。为及时解决居民诉求,区市*工程公司主动承担,投入30余万元,对武家涧头院(潍胶路至村南)等13条“无人管”背街小巷处路灯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小路灯点亮大民生,既点亮了夜晚,也照暖了居民的心。二是“小白框”解决非机动车停放难题。积极参与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在辖区处路段区域施划余个非机动车专属“小白框”停车区,组织共享单车企业增划单车停放区余处,辖区非机动车停放区达到2余处,方便了群众停放电动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辖区停车秩序明显改观。三是垃圾分类“小事”,让小区环境更美丽,居民生活更美好。在个小区安装智能回收机台,惠及居民10万余户,日回收可回收物50余吨;先后打造市级示范小区个,建设收集站、“绿色小屋”、收集亭余处;分别在瑞龙湾、大有公馆等6个小区打造了智慧分类、“以桶换桶”分类、无塑分类项目;建成2处垃圾分类宣教中心、1处垃圾分类科普进校园项目;在试点小区、公共机构设置宣传横幅、宣传版面、景观小品余处,组织分类知识宣讲50余场次,营造了浓厚垃圾分类氛围,试点小区群众知晓率达到93%,小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都镇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