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大棚十五春宁夏最美科技人杨常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激励我们:“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年,是全面贯彻*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在这个尤为特殊的年份,我们每个人都站在全新的起点,开始为自己的梦想、为家庭的幸福、为社会的进步、为国家的富强而奋斗。

  宁夏新闻网特开设《奋斗吧!》新闻专栏,讲述那些寻找幸福路上的奋斗故事,书写属于奋斗者的精彩,展示一个人或者群体在奋斗逐梦中绽放的时代芳华!

04:38

  进入腊月,正是一年中宁夏最冷的时日,残雪未消,朔风刺骨。然而,在位于吴忠市利通区孙家滩的宁夏吴忠 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设施基地的温室大棚里,满目葱茏、温暖如春,一派生机盎然。

  在这个绿色的世界里,有一个身影长年奔忙其中,搞试验、做推广,乐此不疲。他就是宁夏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技术研发推广部主任杨常新。   

  脸膛黝黑、笑容憨厚、衣着朴素,大棚中的杨常新就这样貌不惊人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他正在为远道而来的考察团成员耐心讲解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神情专注而认真。几天前,杨常新被授予第二届“宁夏最美科技人”荣誉称号,这个荣誉让他有点不知所措:“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组织却给了我至高的荣誉,感觉肩上的担子更沉了”。

  在吴忠 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设施基地,杨常新直接管理的大棚有53栋,每天他都要步行至每个大棚,查看果蔬长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作为宁夏现代农业的领头雁,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承担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研发和示范推广重任。近年来,园区引进的农业新技术达余项,如水肥一体化、无焊接大跨度钢架、轻简型轨道盆栽、 化碳增温技术等等。“打通农业技术转化 一公里是我们的一项重要职责,园区通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把 的农业技术转化为农民群众容易掌握的实用技术,助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杨常新说。

  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十多年,杨常新已经习惯了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的工作,一年天,除了晚上睡觉,杨常新呆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园区的果蔬大棚。基地技术员郭永婷说,园区每引进一项新技术,杨主任都会带领团队不断进行试验和改进。

  在杨常新的带领下,团队先后研发集成并示范推广了水稻旱育稀植、蔬菜无公害生产、设施葡萄“1+1”、新型大跨度组装式温室、智能化 水肥一体化等十多项重大技术,有力地推进了吴忠市乃至全区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中集成示范的设施葡萄“1+1”模式化栽培技术实现了当年定植、当年挂果,亩产达公斤。通过项目示范带动,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有机农产品基地发展到亩,认证种类涉及蔬菜、果品、青贮玉米等,园区也成为宁夏 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由他引进并集成研发的新型组装式钢架对传统设施农业进行了改造升级,使宁夏新型温室和大拱棚建造技术走在了全国前列。

  如今,每年慕名来园区学习取经的观摩团达余批次多人次,这让一个原本只有二十多人的团队感到压力倍增。虽然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杨常新依然感到欣慰和自豪:“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寒来暑往,时光如梭,转眼间杨常新已在园区工作了15个年头。这些年因忙于工作,杨常新极少有时间陪伴年逾八旬的父母和孩子。年,杨常新期望实现一个多年未完成的愿望:“带着家人一起去旅游,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杨常新笑着说。

  近日,记者来到吴忠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镜头记录了杨常新的一组工作瞬间。

草莓对土壤病菌非常敏感,采用立体无土栽培模式即可有效防止土壤病害。杨常新说,立体无土栽培模式是草莓栽培技术上的一场革命,立体无土栽培好处多多,既能节约用地,也能有效提高品质,更适合观光农业发展需要。 

羽衣甘蓝通常被当作农业观光园观赏植物使用。采用基质栽培在定植、水肥管理方面要求较高。看到园区基质栽培的羽衣甘蓝色彩艳丽、长势喜人,杨常新感到非常欣慰。

任何一项农业技术,除了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还要便于农民学习掌握。经过多次试验和摸索,杨常新对园区从国外引进的智能化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了改进,不仅解决了肥料施入及调酸难以把握的问题,更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何对大棚果蔬实施科学、高效的栽培管理,提高其营养品质,是杨常新始终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shijiaoye.com/afhpz/4344.html



冀ICP备2020029325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