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这种温和的龟类产于印度尼西亚。从马来西亚半岛一直到泰国、苏门答腊、婆罗洲以及印度尼西亚周边的大型岛屿。他们典型的栖息地形式是弥漫着雾气的高海拔雨林地带,那里气候阴凉,常年湿润。他们在自然界行踪诡异,习惯把自己埋藏在丛林深处的落叶层中。
饲喂与饮水:刺山并非特别活跃的龟龟,有时他们会终日蛰伏不动。这对于生活在气温85℉(30℃)左右的山区丛林地带的变温动物来说,是极其有效适应方式。据悉,他们会沿着丛林底层寻找掉落的浆果以及其他植物食材。一般来说,他们对于动物性食材没有太多的兴趣,但我却并未有所发现,我的刺山会很欣然的接受蚯蚓、乳鼠或者蠕虫。
尽管如此,此类食材,富含动物脂肪和蛋白质,还是 不要频繁投喂,一般以一个月2-3次的频率为宜。他们的主要食谱,还是应该由蔬菜和水果组成。我很幸运,可以轻易获得如下种类的水果:香蕉(这对他们来说是 诱惑的食物,他们会吃下令人咋舌的数量)、甜瓜、密露、草莓、番茄(另一种 诱惑的食物)、红葡萄、红苹果以及西瓜(我是最近才发现他们也喜欢这种食物的,我扔了一小块带瓤的西瓜皮进去,本以为他们会置之不理,没想到结果恰恰相反……)。他们对于蔬菜的接受程度虽然不及水果,但是一样需要定期提供适量的蔬菜。
我经常会提供的蔬菜包括:莴苣、红叶、绿叶、奶油生菜(相较于剁碎后饲喂,他们似乎更爱自己啃咬这种多汁的叶菜)、羽衣甘蓝(他们对这种蔬菜并不是十分喜爱,所以也并没有经常提供)以及白菜。这种龟龟是机会摄食主义,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尝试新鲜食物,从而很快的找到自己爱吃的和不爱吃的种类。以上的菜单仅供基础参考,可投喂的品种还有很多,需要饲主耐心尝试。我们对于这种罕见龟类的饲喂原则掌握的少之又少,但与其他人工饲养的爬虫类一样,他们同样需要钙质和维生素的补充。环境中需要设置大的浅水盆以供其泡水和饮用,且水盆中的水需要常换常新,我发现使用大且深的植栽托盘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这种龟龟会花大量的时间在水盆中惬意的放松,尤其是在一顿丰盛的香蕉大餐之后。
饲养环境:尽管这种龟龟的生活内容仅限于进食、泡水和休憩,但是饲主同样需要提供至少40加仑的饲养箱(36英寸长,18英寸宽,12-18英寸高)(90cm长,45cm宽,30-45cm高)。
饲养环境需要充足的植栽,可以使用人工植物也可以使用无*的真植物。刺山会经常躲藏在植栽隐蔽之下。我并不为他们提供躲藏穴,取而代之,我用木头(包括软木板和一种不发霉的马来西亚木)、干叶子、苔藓和假植物为他们布置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提供了躲藏穴,他们也并不买账,因为他们更爱把自己埋在底材中。
因此,饲养环境 可以铺设较深的底材,我用椰土、砂和树皮混合作为底材,铺设厚度大约在3英寸(7.5cm)深。混合比例大致如下:椰土:砂:树皮=6:3:2(当然我觉得具体比例没必要太过精确),底材上我铺了几块苔藓以保证湿度,还有一些干的郁金香叶子(除此之外,其他的大面积的干叶子同样可以使用)。使用干叶子的目的,是为了起到隔离的作用,他们可以将底材中的水分,不至于扩散过快,而保存在叶片覆盖区域之内。
温度和湿度:在既往的认知中,存在很多饲养此种龟龟的误区。他们需要相对较低的饲养温度和较高的环境湿度。日间气温 保持在80-85℉(26-29℃),温度不宜过高(但我发现他们的温度适应能力远远强于现有文献资料的记载),夜间温度 保持在70-75℉(21-24℃),适当再低些也同样没有问题。湿度 可以保持在60-70%,合适的底材可以保证这一数值,当然你也可以选择通过喷水喷雾来提高湿度。我发现刺山在喷水后会表现得尤其活跃,他们会伸着头跑出来。刺山似乎更喜欢以此种方式饮水,像变色龙一样。当把水轻轻地喷在他们脸上的时候,他们会张大嘴巴喝水。为了达到更佳的水合作用,在水盆中可以增加一个超声波喷雾装置,这种装置可以有效的造雾,并提升环境湿度(不要让雾化器无水工作,这是个严重的错误)。
光照:虽然刺山十分不喜爱明亮的光线,且终日躲藏于底材之下,但他们同样需要紫外线,这可以使用含UVB光源的灯管补偿。就温度而言,可以在饲养环境的一端设置一盏40W的红灯泡,以营造环境中的温度梯度。我在灯泡下还铺设了一块加热垫,以保证热点区域可以达到83℉(28℃)左右。但是加热垫造成了我一只龟龟后腿的烫伤(很显然是由于他全然不顾加热垫的高温,而趴在上面没动造成的)。移除加热垫之后,烫伤也很快的痊愈了。而统一饲养环境下的其他个体却从未遇到过此种囧况。
性别与繁殖:凭经验来说,龟龟性别判定的重要特征是一条又粗又长的尾巴和(通常)凹陷的腹甲,但这几点对于刺山来说,却并不严格准确。我充分相信,他们在达到甲长5英寸(12.5cm)或充分成熟以前,性别都是很难判定的。不过感觉上雄性似乎相对来说较缺乏色彩,但我也不敢说这一点%准确。
雄性刺山的泄殖腔孔较雌性来说,通常距肛盾更远,而且尾巴更粗。只有雄性刺山的腹甲会呈现凹陷。而雌性刺山的尾巴 通常会有颜色,而雄性则没有。
就交配来说,刺山的交配行为很少见,而且多是不明就里的偶发行为(也可能更多的与环境因素有关),且他们的交配时间很短。似乎他们的交配行为是由于环境湿度或是温度的变化诱发的,但是目前为止,尚没有个人或组织给出足够准确的数据证明这种观点。通常,母龟在每年11月至次年2月之间会下三窝卵,每窝1-2枚卵。人工孵化期长约天。刺山龟卵的孵化似乎需要经历间歇期,也就是通常需要在前半段孵化期采取82-86℉(27-30℃)的孵化温度,之后调降至78-80℉(25-26℃)。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基于龟卵对于孵化期所处的季节变化,进而产生的相应的适应性(通常这样孵化出的幼龟也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刺山幼体具有十分漂亮的锯齿边缘。
结语:刺山这种迷人且美丽的龟龟正缓步走下大自然的舞台。我们对于其自然习性知之甚少,且目前人工饲养的的状况亦少之又少,他们很可能会在半个世纪内逐渐消失。刺山本身繁殖力不高,且在亚洲食用龟类市场以及全世界宠物交易的双重压力之下,他们的灭绝很可能比我们预期更早的发生。他们能够生存下来的 希望,就是依赖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我们必须尽我所能,来支持亚洲的龟类救助组织,以期帮助这种美丽而神秘的龟龟不致消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