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众所周知,蒋介石在战败台湾后,从未返回内陆,故而重返大陆成为蒋介石的心愿。蒋介石去世后,蒋友柏曾数次前往内地。第一次去大陆是蒋孝勇重病,蒋友柏随家人去奉化溪口拜祭王太夫人,直至年,蒋友柏再次回到奉化溪口,设宴款待。
一、奉化庐墓依然
蒋友柏,蒋介石之孙,蒋孝勇之子,方智怡之子,蒋四世孙。之所以决定返回家乡,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更是想要知道他们对家乡的渴望和坚持,那种浓厚的家乡情。同时也要希望自己的作品和艺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新的融合。
他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他的梦想和中国人是不能分离的,他必须要回华夏,因为他的“根”在这个世界上。年,他在上海成立了台湾橙果公司的分支机构,“常橙”这个词表达了他对内地的想念与热爱。
蒋友柏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过,总有一日会回到家乡,只是他一直没有机会,一是他不确定自己如今的成绩能否如愿,二是他继承了先祖对家乡的眷恋,所以他一直在为自己的家乡做着准备。
从成立公司开始,他就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公司的发展和建设之中,他曾经走过了人生的低谷,也走过了人生的巅峰,可是在这条路上,他却始终找不到自己要寻找的东西,时间一长,他就会想起自己的故乡。
二、历史政治都是家事
蒋友柏曾经说过不喜欢别人称呼他为蒋家第四代,与历史政治有关的只是家事,与他自身无关。因为他知道,蒋家的存在,在所有人的心目中都是固定的,不管他们怎么努力,都会和先辈的所作所为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作为蒋家的人,有些事情是无法避免的。现在很少有人说真话了,他可以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用真诚和真诚的态度去对待这些事情。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台湾,曾祖父都有“压迫人民”的历史,他很少说,但从来没有隐瞒过。
他不会为祖先辩解,也会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但是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蒋家就是蒋家,他就是他,他要从自己这一代开始,让蒋家重新回到以前的样子。
蒋友柏对着自己的父亲发誓,自己绝对不会从政,一辈子跟着自己的心走下去,其实他也是这么干的,他把设计公司经营的越来越好,蒋家的后辈也跟着他一起去追逐自己的理想。
三、开辟新天地
当他得知,父亲蒋孝勇的生命只有18个月时远在纽约大学上学的他,即可返台,陪在父亲身边。从那以后,蒋友柏就肩负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
最困难的时候,他一个月只有两万元,连纽约的米其林餐馆吃饭都不够。那时的他,穿着夹足鞋,在路上闲逛,看着来往的行人,肚子饿了,就去路边的小摊上吃点东西。在经历了从奢侈到节衣缩食的痛苦之后,他发现,自己也可以打下一片天地。
年,他决定和弟弟一起创办橙果设计公司。不过,在公司成立之初,蒋友柏的蒋家身份,就让他处处受挫。他的每一个动作都被媒体和大众用放大镜看着,所以他只能把所有的恐惧、惊慌、烦恼都留给自己,让所有人都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
那时候的台湾,设计界的地位很低,在政界和商人的眼中,他们就像是舞台上的演员,没有任何正当的理由,但也有被抛弃的价值。最终在蒋友柏的努力下,橙果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一跃成为台湾知名的广告设计公司。
四、寻根故土
夜宴上,蒋友柏和众人聊得很开心。从众人的交谈中,他知道了今天和以前的区别,也让他对大陆的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蒋友柏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圆满,他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创作有了一个新的认知,他重新找回了当初的动力和期待,这次寻找“根”的旅程,对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
蒋友柏自那以后,就经常往来台湾与内地,不但积极协助家乡发展观光事业,更加强与内地的交流,更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不仅如此,蒋友柏在上海举行个人画展,将传统水墨的精华融入到他的创作之中,并运用了水彩与刮刀的革新,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包括许多西方动物的造型。
总结:蒋友柏恪守对前辈的诺言,一生未曾涉足政治领域,在艺术创作中寻求灵感,为生命的目标和动力而奋斗。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虽然这一路上他也经历过迷茫和无助,但在这次的酒会上,他发现了自己的真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