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谷雨节的来历,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谷雨节,主要风俗有祭仓颉、祭海、摘茶、走谷雨、食香椿、赏牡丹、贴禁蝎咒符、桃花水洗浴等。其中谷雨摘茶喝茶习俗由来已久,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常喝茶的人都知道,谷雨茶与明前茶、清明茶、白露茶齐名,同为一年之中茶的佳品。那为什么喝谷雨茶呢?它有何神奇之处呢?
民间俗谚称“谷雨谷雨,采茶对雨”。在谈及采茶的节气时,不少人认为谷雨之前是采茶的 时间。明代许次纾曾在《茶疏》中提及,“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热衷喝茶的乾隆皇帝也曾赋诗曰:“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可见,采摘的时间节点对于茶叶品质价格有多大的影响。
明代宁献王朱权在《茶谱》中,从品茶、品水、煎汤、点茶四项内容谈饮茶方法,认为品茶应品谷雨茶。谷雨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谷雨前采制的新茶叫“雨前茶”),又叫二春茶。因谷雨时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过了一个冬季的休养生息,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 酸,茶叶鲜活,香气怡人。谷雨茶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人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
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做的干茶才算是真正的谷雨茶,而且要上午采的。民间还传说真正的谷雨茶能让死人复活,虽然只是传说,但可以看到谷雨茶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高。谷雨茶受气温影响,发育充分,叶肥汁满,汤浓味厚,远比明前茶耐泡。
谷雨茶能养身。据《神农本草》载:谷雨茶“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唐昭宗时户部侍郎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之《茗坡》:“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江苏宜兴古称阳羡,阳羡的茶在唐代为上品,谷雨之前所采之茶更为名贵,故陆侍郎在摘煎时也不能不怀着珍惜之情了。晚唐时禅宗巨匠赵州从谂和尚道:“禅余高诵寒山偈,饭后浓煎谷雨茶。”元代词人杨朝英《水仙子·自足》写道:“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无论禅修高僧还是山野处士,养生清心或招待贵客的非谷雨茶莫属。
茶庄里故老相传有一副对联:“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谷雨茶,冲泡起来鲜活如枝头再生、春光盈目,且茶香浓郁浑厚,久泡仍余味悠长。啜一口,顿觉缕缕清香溢出,尘世间的浮躁和功名利禄皆散去。时令已到,何不沏上一壶谷雨茶,品味人生的诗意恬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