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果妈妈图
网络看到《当棒球少女遇上德鲁克1》这个书名,不知道大家第一反应是什么?棒球少女、德鲁克,两个似乎毫无关联的词语,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物神奇地凑在了一起,这本书讲的内容是啥?是管理学吗?内容写的啥呢?其实,这本书看下来,情节并不复杂:棒球少女川岛南成了棒球队的队长,所在的棒球队不仅基础差,而且连日常的训练都组织不起来,说白了,就是一个渣渣队,垫底的球队。但她想带领球队进入甲子园(甲子园是日本全国高中棒球大赛的场地,代表着青春和梦想),可以说,进军甲子园的概率几乎是“零”,也没有人相信会出现奇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川岛南读了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名著《管理》,棒球少女与管理大师有了跨领域思想的对话,她开始将管理学的理论运用到棒球队的管理,真的将一个垫底的球队,逆势打进了甲子园,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明星球队。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将德鲁克大师高深的《管理》理论化解为有趣的故事,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当年在日本出版时,也曾经创造出每5秒钟售出一本书的火爆记录,销售万册的超级畅销书,可谓口碑和销量双丰收。其实,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看着川岛南引领团队从垫底到进入甲子园,脑海里思考最多的就是,这书中的理论与我们教育和引导孩子是如此的相似,父母和孩子其实也是一个团队,而孩子思想和行动提升,也需要父母好的引导和管理方式。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管理的本质是激发自身的潜能!川岛南当上了学校棒球队的经理,她定下了目标要带领棒球队打入梦想中的甲子园球场。可第一次训练,结果超过四分之三的人缺勤了,而且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周,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结果球队反应冷淡,教练干脆表示这是做白日梦!但小南好在没有气馁,反而斗志高昂。后面,她从《管理》书中,学习到了很多管理上的知识点,她了解了经理的含义,她将棒球队当成经营的“企业”,她思考组织的目标和产品是什么?她了解是什么导致了球队纪律涣散?为何球队止步不前?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让每个人发挥特长呢?她参考《管理》中的章节“管理需要使工作富有生产性,使员工有所成就。”对队员工作进行规划,激发球员对工作的责任感。她参考《管理》中的一段话“一个组织的目的就是在生产中发挥人员的力量,同时克服其弱点。”,来寻找学员的优点和长处,制定吸引力的举措,激发了队员的积极性,最终团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场景,其实何尝又不是家长引导和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的过程呢?是一样的流程。我们家长与孩子之间,实际上就是一个团队,我们可以算是球队经理,孩子是球员,比如:我们希望孩子考入理想的高中,这就是目标。为了完成目标,我们最重要的是需要激发出孩子的学习潜能和信心,愿意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掌握扎实所学的知识点。这同样需要我们入了解当下孩子的情况,比如对于学习情况是如何看待的?目前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如何?各个科目的薄弱点在哪里?该通过什么方式来将课程补上去?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等等。这里面依旧需要用的就是管理学的理论,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当下的心理特点,需要明白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也需要来引导和激发她对于学习的热情,该如何聊天?家长如何看待这件事情?为此能付出哪些努力?怎么给孩子制定计划等?这些就同书中的情况一致,我们都需要一点一点靠着梦想前进。理解、共情和包容,就是最简单却最动人的管理。读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穿插在书中的管理学理论也罢,穿插在其中的青年人热血澎湃也罢,但核心的引线都离不开:理解、共情和包容。比如投手浅野在比赛中,投球失败导致球队比赛失败,队员都很生气,埋怨他;没想到与自己不对付的教练,却理解了浅野,他站出来为浅野发声,也感动到浅野大哭!比如小南原来觉得北条是一个麻烦人物,是个负担,但通过管理学,她开始去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