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素分子为高度不饱和结构,对光、热和紫外线不稳定,大多数水果中叶*素常与脂质结合形成叶*素酯,人体的消化道中存在高效的水解酯化物系统,可分解叶*素酯并释放出游离叶*素,因此叶*素酯是叶*素的安全来源之一。
自然界中叶*素常与玉米*质共同存在,两者化学结构极为相似,具有相同双键数,仅其中一个双键位置不同,叶*素中这个双键形成烯 末端,使其化学活性更强;而玉米*素中相应双键则与相邻直链双键形成共轭体系。
与健康的关系1.抗氧化叶*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地淬灭单线态氧,叶*素的总抗氧化能力是虾青素和角*素的50倍和75倍,鸡蛋*中提取的叶*素清除二 苦 肼自由基(DPPH)的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10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叶*素与心血管疾病和一些癌症的患病风险呈负相关,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功能有关。此外,叶*素抗氧化、抑制脂氧酶、抗炎的功能,可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照射造成的红斑、老化、皮肤的灼伤甚至皮肤癌。2.视网膜保护作用
叶*素在*斑区域(视觉最敏锐的区域)内高浓度聚集,浓度为1~12pmol/mm2,是视网膜*斑的主要色素。由于叶*素的吸收峰与蓝光吸收光谱相对应,能吸收大量蓝光,相当于在人眼视网膜内部形成了一个有效的蓝光过滤器。对长期暴露于荧屏光辐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人群的干预试验发现,叶*素补充者的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等视觉功能指标与叶*素干预前及对照组相比都有明显改善,且与剂量成正相关。Florida等研究发现,使用叶*素补充剂2.4mg/d,6个月后,血液中叶*素含量增加了%,受试者眼中的*斑密度也增加了14%,若增至30mg/d,5个月后,受试者视网膜*斑叶*素含量增加20%~40%。而且随着血液中叶*素含量的增加,可显著降低老年性*斑变性的风险。
3.叶*素与多种慢性病风险有关
大量研究表明:叶*素对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都有影响,具体机制多数与抗氧化、视网膜保护作用有关。
比如叶*素可有效抑制慢性高糖引发的氧化应激损伤,打断氧化应激引发的多种炎症反应,并能缓解内皮细胞凋亡,减轻高血糖对眼底血管等的损害,从而起到保护视网膜功能的作用。
近些年报道,叶*素是大脑认知与记忆区域内最主要的类胡萝卜素,大脑中叶*素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阿尔茨海默病重度患者血清叶*素水平显著低于轻度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细微精神状态检查评分低者血清*素水平也相对较低。
在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分为三组,叶*素组(12mg/d),DHA组(mg/d)和结合组,对4个月的妇女进行试验,所有治疗组的言语流利度评分显着改善。联合治疗组的记忆力评分和学习率显著提高,他们也表现出学习效率更高的趋势。使用剂量说明目前研究来看,最常见的过量副作用是皮肤发*(胡萝卜素血症),无害,停止服用即可消退。
目前我国给出的特定建议值是10mg/d,可耐 摄入量是40mg/d。
主要食物来源叶*素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在万寿菊(又称金盏花)中含量高达1.6%,且易于分离纯化,玉米中叶*素含量最多(占胡萝卜素总量的60%)。
另外,颜色较深的蔬菜水果含量也很丰富,如羽衣甘蓝、菠菜等深绿色叶菜类,桃子、木瓜、柑橘等*橙色水果;在桃子、葡萄、柑橘等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叶*素酯。天然叶*素在动物性食物中以蛋类和乳类为主。蛋类里叶*素含量虽然不高,但是其生物利用度较高,是等量蔬菜的3倍。
参考资料: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北京:科学出版社,.[2]Bone,etal."LuteinandZeaxanthinDietarySupplementsRaiseMacularPigmentDensityandSerumConcentrationsoftheseCarotenoidsinHumans."JournalofNutrition().[3]Yu-Ping,Jia,etal."ThePharmacologicalEffectsofLuteinandZeaxanthinonVisualDisordersandCognitionDiseases."Molecules,22.4().…………以上内容仅供教育学习之用,如需专业操作请咨询专业人士。
欢迎转发朋友圈,nsying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