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识三点半丨DeepCare羽医甘蓝丁鹏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在中国,以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视角考量,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不是癌症,也不是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而是口腔类疾病。俗话说病从口入,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牙齿健康,如果用一种婉转的方式来形容,可以说“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全国范围内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口腔健康情况相当堪忧。在35-44岁的中年群体中,龋病——老百姓常说的“虫牙”——患病率高达88%,65-74岁的中老年人中,龋病的患病率则是98%,且平均每人缺失9.86颗牙齿。疾病高发,但选择解决病症的又有多少呢?统计显示,就诊率只有一至两成。患病率与就诊率之间的巨大落差印证了大部分人的日常观察——牙疼而已,忍忍就过去了;以及,掉牙是自然规律。

另据灼识咨询数据,牙齿错颌畸形也是国人普遍存在的口腔健康问题,此种类型的口腔慢病管理存在医生跟踪管理难度大、诊疗效率与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低、患者依从性差等痛点。

如何能在早期干预口腔疾病,让国人养成口腔健康主动筛查和管理的习惯,提升诊疗效率和医疗资源利用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DeepCare羽医甘蓝是将AI技术应用于口腔健康领域的新势力,在口腔医疗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商业化上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相关产品已在全球超四千家口腔医疗机构落地应用。

今天,《灼识三点半》栏目,对话DeepCare羽医甘蓝创始人兼CEO丁鹏博士,为大家分享DeepCare羽医甘蓝如何以AI创新产品赋能口腔医疗服务,为全产业链提供创新机会与可能。

受访嘉宾:丁鹏,DeepCare羽医甘蓝创始人兼CEO,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博士,在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研发领域拥有15年经验。

灼识访谈人:王文华,CIC灼识咨询合伙人,专注于医疗健康赛道,在医疗咨询行业工作时间超过15年,管理并参与咨询项目的主要环节,《全球及中国隐形矫治蓝皮书》主笔,服务过时代天使、润迈德、嘉和生物、燃石医学、康希诺生物、华夏眼科等客户。

01

降费降本,提质增效

做患者的小棉袄,牙医的小助手

王文华:

请简单介绍一下DeepCare羽医甘蓝口腔AI产品与服务在口腔领域应用的情况?

丁鹏:

很多人了解或接触到DeepCare羽医甘蓝的AI产品与服务,可能是从一份“口腔健康评估报告”开始的。

患者来到口腔医疗机构,拍摄一张辐射量极低的牙片后,医生将影像上传至DeepCare羽医甘蓝的AI系统,5秒钟内系统就可自动分析识别出至多18种口腔问题。医生再结合临床口内检查,为患者生成一份深入浅出的口腔健康评估报告。

通过这份报告,老百姓可以看懂口内疾病和未来进展风险,在很多口腔医疗机构都有患者因我们的报告受益,主动开启更复杂的口腔治疗与保健旅程。

目前我们的产品与服务已在全球11个国家及地区的余家口腔医疗机构落地,每年为数百万人提供此项服务,受到世界范围内医疗机构、医生、患者、相关从业者等口腔领域各方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从今年开始,我们也与体检集团、保险公司等建立了更广泛的合作,将服务扩展到有意愿做口腔健康管理的人群,预期年服务将触达数千万用户。

王文华:

您能具体讲讲DeepCare羽医甘蓝如何赋能口腔领域各方的吗?

丁鹏:

从“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来看,我国97%以上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但治疗率极低,业内普遍认为可能不到10%。换言之,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口腔问题,但只有极少一部分问题得到了解决,口腔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但口腔行业也面临着牙医特别是资深牙医短缺,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等诸多现实。

如何在需求不断增长,但医生数量不足的现状短时间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快速解决各端痛点,满足各方需求?这需要人工智能的助力。

DeepCare羽医甘蓝要做的是降费降本、提质增效,成为患者的小棉袄、牙医的小助手。

从患者角度出发,我们始终是以个人视角看待问题,思考个人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希望让每个人都能定期了解自身口腔健康状况,通过“口腔健康评估”收获一份“口腔健康评估报告”,让疾病在初期便被发现、解决,最终得到“少花钱、少耗时、少受罪”的最优医疗路径,也能释放更多的医疗资源。

从牙医角度出发,和别的领域不同的是,口腔的影像类型非常多,包括了全景片、根尖片、侧位片、CBCT,以及其他二维/三维影像。同时,在治疗全流程中,不少情况需要影像辅助牙医确认问题。

DeepCare羽医甘蓝从影像切入,希望通过AI对影像的筛查,提供第二诊断意见,帮助医生更好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oshijiaoye.com/afhhy/5702.html



冀ICP备2020029325号-15

当前时间: